2022年起,缅军政府就对钦邦军实施了多次空袭,试图将其消灭。但这么高调的越境空袭,还是历年来首次。 (IC photo/图)
越境空袭来得很突然。
英国《卫报》2023年1月11日报道称,印度米佐拉姆邦境内的一个钦邦军据点维多利亚营,连续两天遭到了来自缅军的空袭,喷气式战机在其地投下了炸弹。
钦邦军是成立于2021年4月下旬的一支民间武装组织,起因是民众要求释放被缅甸军警抓捕的当地抗议者未果,继而组建了反武装力量。
该武装常年盘踞在印缅边界线,从事反抗缅甸的武装活动。维多利亚营是其“大本营”,距离印度米佐拉姆邦边界仅几公里。
2022年起,缅军政府就对钦邦军实施了多次空袭,试图将其消灭。但这么高调的越境空袭,还是历年来首次。
“印缅双方在非常低调的情况下,均曾派遣各自反武装部队进行越境清剿,这种情况在过去断续都有。”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祥裕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此次缅军高调派遣武装飞机进行越境空袭,并无隐藏的打算,实属反常。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连越境袭击
袭击是从一些喷气式战斗机飞越了作为印度和缅甸边界的河床(Tiau)开始的。
半岛电视台2023年1月10报道称,当天下午缅甸空军投下了至少七枚炸弹落在了两国边境的印度一侧,这个地方靠近印度米佐拉姆邦占帕地区的法卡湾村,是缅甸钦邦的反武装“钦邦军”的据点营地。
该组织大部分成员来自于缅甸的第7大民族“钦族”。多年来钦族一直反对缅甸军事政权,并成立了武装组织进行斗争,频繁和缅军爆发激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突发越境空袭,效果几何?
《卫报》1月11日报道,袭击由缅军发动的三架战斗机和两架直升机执行,致七名反武装战士丧生,维多利亚营地有二十多人受伤。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袭击现场发出阵阵巨响。
米佐拉姆邦法卡湾村议会主席拉玛也向《卫报》证实了爆炸事件,他说这在他们的村庄造成了“恐慌”,人们担心更多的袭击会侵犯印度边境地区。
恐惧未消,袭击接连而来。
1月11日下午,缅甸空军三架战斗机再次空袭维多利亚营,投下两枚炸弹,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有一些房屋受损,其中包括一个为村民提供治疗的诊所。
对于此次空袭事件,许多钦族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纷纷予以谴责。
缅甸人权组织(Fortify Rights)公开表示,在缅军轰炸靠近印度边境的目标时,印度应当阻止缅甸的战斗机进入印度领空。
“新德里不应该容忍缅甸军政府对其领空的侵犯。”该人权组织首席执行官马修·史密斯在1月12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印度绝不能允许缅军继续利用印度领空来发动袭击,并破坏该地区的稳定。
试图“斩草除根”
印缅边境线较长,两国领土冲突本就由来已久。
由于米佐拉姆邦和钦邦平民属于同一个种族,印度米佐拉姆邦和缅甸之间的边界,已成为彼此走私武器、物资和药品以支持叛军战士的“重要路线”。
自2021年初缅甸军方接管国家权力以来,盘踞于缅甸各地的少数民族武装以及许多临时组建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不时与国防军发生交火。
而在与印度米佐拉姆邦接壤的钦邦,缅军与当地民间武装组织钦民族阵线之间发生了多次冲突,加剧了缅甸与印度接壤地区安全局势的动荡。
曾祥裕认为,印度积极打击对有反印倾向的缅甸反政府武装。但对那些和反印武装有矛盾、闹摩擦的,“印度是乐于让其牵制反印武装的”。
而由于钦民族军长期盘踞于印缅边境,在遇到缅甸军队攻击时就会退入印度境内。因此在印度一侧的钦民族军总部实质上是其指挥机构、训练营地的所在地。
巧合的是,印度的反政府武装也时常在印缅边境线缅甸一侧进行训练,而且这些反政府武装往往在印度境内实施袭击,后逃往缅甸境内,这为印度政府反动乱增加了难度。
双方的反政府武装总是在搅和着印度东北部的安全局势,也为缅甸国内安全造成巨大压力。但由于国境线太长了,两边都管不过来。
曾祥裕分析,缅军这次高调空袭,可能与近两年缅甸国内局势动荡有关,在边境的反武装力量凸起,使得缅甸军政府有点“焦虑”。
2022年起,缅甸军政府开始对缅甸各民族地方武装展开进攻,对于叛乱的钦邦军,缅甸军政府展开了多次空袭。
由于这种冲突规模太小,又过于隐蔽,都是在大山里进行,相当于常态化操作。
外界普遍认为,这次空袭也算是围剿钦邦民族武装的一部分内容,体现了缅军“斩草除根”的决心。
“不吭声”的印度
令人意外的是,事发后,莫迪政府对此事件并未发表任何看法,只有边境辖区官员表示“没有任何印度人或财产在这场空袭中受到伤害”。
为何印度当局“不吭声”?
曾祥裕分析,空袭发生在印度东北部,地缘情况很复杂,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且深受印度反政府武装力量的影响,“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暇顾及”。
最值得关注的是,缅甸是连接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唯一的陆上通道,是印度的“东大门”,战略位置重要,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油气资源)。
也就是说,缅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印度在能源、经济、军事以及战略上的需求。因此印度一直很重视对缅甸的拉拢。
但印缅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1886年,英国人经过三次侵缅战争,将缅甸正式并入“日不落”帝国的殖民版图。从地理板块上看,缅甸并不属于印度次大陆的一部分,但为了便于管理,1897年至1937年,英国将缅甸作为印度的一个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继续维持对缅甸的统治,根据1935年颁布的《印度政府组织法》,于1937年4月1日将缅甸从印度单独划出,使其成为英国直辖的殖民地。
从缅甸独立至今,印度与缅甸的关系经历了七十余个春夏秋冬。双方在陆、海边界问题上一直颇有争议。但在莫迪政府的“东进行动”政策与“邻国优先”政策中,缅甸作为毗邻印度的国家中唯一的东盟国家,被印度寄予厚望。
2017年,莫迪就曾出访缅甸,重点商讨与面对贸易与地区安全问题。2019年,印度与缅甸签署防务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对缅甸的军事影响力。
印度国防部当时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双方还讨论了“向缅甸国防部提供联合演习和培训,通过联合监视和能力建设、医疗合作、污染应对和发展新的基础设施来加强海上安全”。
从表面上来看,印缅高层实现了频繁互访,深化了在军事及安全领域的合作,但更多地是各取所需,而缅甸在大国间寻求新的战略平衡及其对印度的戒心,已经限制了双方关系更进一步。
曾祥裕分析,目前的缅甸政府对于周边势力的施压姿态,较为不满,也是缅甸高调越境空袭的原因之一。
2021年2月,敏昂莱领导的缅甸军方通过政变,从昂山素季领导的政府手中夺取了权力,缅甸政治局势陷入持续动荡。而美西方国家则借机对缅甸实施各种制裁,并将缅甸外交降为代办级。
不料,印度反对美欧制裁并继续保持与缅甸军政府来往。在2022年早些时候,印度新任驻缅甸大使还向缅甸发动政变的领导人敏昂莱递交了国书,使印度成为了少数承认缅军政权为合法政府的国家之一。
为此,西方媒体痛斥印度又在“走钢丝”。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公开表示,作为一个直接邻国,因为边境问题印度无法避免不与缅军政权打交道,如防止有组织的犯罪、新冠疫情的防疫和在缅甸境内的印度反对势力。“我们还必须管理我们的边境关系和作为邻居的复杂性”。
曾祥裕分析,长期以来,印缅关系时起时伏,并不稳定。但印度并没有太多能够影响缅甸的抓手。“跨境反政府武装问题实际上是缅甸少有的、有求于印度的方面。”
“这对印度来说,像是把缅甸拿捏住。”曾祥裕表示,只要边境上反缅武装不要做得太过分,印度也就不打算下大力气把它们完全剿灭,这就形成如今的格局。
可以看出,两国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不至于太冷,但也不会过热。但双方格格不入的战略目标也限制了双方关系的发展。
眼下,正是印度与缅甸关系升温的关键期。
曾祥裕认为,越境空袭后,虽然印度在边境增派了一些巡逻部队,但印度仍打算低调处理此事,不打算过度渲染,不希望让它成为印缅关系中的一个“疙瘩”。
从长期来讲,印缅边境的安全局势也许会因时局发展出现起伏,但对两国中央政府而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两国边境人员流动带来的消极外部性,恐怕十分困难。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