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猛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回忆六七十年代,村里那些好玩有趣的事,真想立马回到生产队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2 15: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了年纪的人,眼前的事往往记不住、转头就忘,而陈年旧事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故而有俗语说“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人老了,很多事在脑子里很难留下划痕了!
四五十年前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里的那些趣事好玩的事,恍如昨日,就在眼前。

回忆六七十年代,村里那些好玩有趣的事,真想立马回到生产队时代-1.jpg

人啊,都爱凑群,真正喜欢孤独寂寞的人,能有几个?君不见如今,一群群晨练跳舞的,一队队骑车健身的,一伙伙树下聊天的,一组组歌唱演奏的,还有村子里的人们串门唠嗑的……。
这些人都是在凑群,几人、十几人、几十人的往一块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当年的生产队,就是符合了人们喜欢聚合到一起的习性。
那个时候生产队里干活,社员们都是成群结队,比较小的组合是三五个人,比较大的组合是十人以上。其实最佳组合就是三五个人,十人以上就开始三三两两的分化分解了。
为什么三五个人最好呢,人少了,言行容易一致,这几个人中,如果再有一个爱读书,肚子里面有故事的人,太好了!一边干活,一边听故事,不知不觉的就干完活了,听着故事干活,时间过得太快了,觉得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下班的时候了。
如果其中有一个阅历广的人,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样的故事更具有吸引力!

回忆六七十年代,村里那些好玩有趣的事,真想立马回到生产队时代-2.jpg

我们队里有一个奇人,人们都愿意跟他在一起干活,这个人很健谈,性格也开朗,说起话来风趣幽默。他的经历太丰富了,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后来,他又成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他还会说几句朝鲜话呢。再后来,他就退伍了,回到村子里务农。他讲起一个个战场上的故事,眉飞色舞,引人入胜。
和他一起干活,真是一种享受。把单调枯燥乏味的劳动,变成了有趣好玩的活动。有时候,别人再讲几个邻村的趣闻,气氛就更加活跃了。

回忆六七十年代,村里那些好玩有趣的事,真想立马回到生产队时代-3.jpg

生产队还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每天晚上记工的饲养棚。饲养棚是记工员每天给大家记工的场所。叫饲养棚,其实就是一间比较大的屋子,既是生产队的办公室,又是饲养员的卧室,这间屋子,每天炕上、炕下、窗台、办公桌四周,甚至连外间屋的锅台,草堆上都坐满了人,可以坐二三十人,热闹极了。
那个年代,每天晚上吃完了饭,既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人们都很无聊。
人们吃完了饭,都不约而同地走到那个地方——饲养棚。
其实,记工员给社员记工,用不了多少时间,有十来分钟就完了,接下来,大把的时间就是人们在一起侃大山,一直侃到夜阑更深,人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说起每晚饲养棚里侃大山有多么吸引人,有一段故事足以说明。
事情是这样的:队里一个小伙结婚了,这个小伙是队里有名的帅哥,他娶来的媳妇,是邻村的村花,人们都说这小两口太般配了!让人看着就那么幸福美满。
哪成想,婚后有了矛盾,什么矛盾呢?原来这个小伙子结婚后,依旧留恋每晚生产队饲养棚里记工后的热闹,天天晚饭后,撂下饭碗就往生产队饲养棚里跑,把漂亮的媳妇晾在家里,如此以来,新婚燕尔的媳妇,怎么会满意呢?
后来,小伙子的爸爸妈妈发现了这个问题,老两口把儿子训斥了一顿,这才把小伙子的心,拽了回来。
生产队里还有一个开心的事,每年秋收时节,如果遇到开明胆大的队长,社员们下地割豆子时(我们这里主要是黄豆和黑豆),干活间隙休息了,队长允许人们烧豆子吃,找点干柴火,点燃后,把带着豆角的七分熟的豆秧子,放到火上烧,半枯黄的叶子,很快就烧焦了,剩下的就是在豆枝上的绿色的豆角,就是如今人们在的烧烤店里吃的毛豆。

回忆六七十年代,村里那些好玩有趣的事,真想立马回到生产队时代-4.jpg

很快,豆枝上的豆角烧熟了,于是就开吃!天哪!太好吃了!喷香喷香的!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
如今过去几十年了,烧豆角的余味依旧在嘴边萦绕。
自从分开生产队,再也没吃到这个美味!
八十年代初期,生产队解散了,改成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生产队已经成了历史,再想恢复生产队是不可能了,但是,生产队给老一辈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久久不能忘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缅甸猛找

GMT+8, 2024-11-23 02:27 , Processed in 0.046759 second(s), 25 queries .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